學習說一口好故事

在我們的創意課裡,編故事、找到故事切入點、說故事都是訓練的方式,這包含著四個階段的練習。關於編故事、找到故事切入點,只要掌握幾個重要元素,這些難度應該都不高。

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課程

創意雖需要無邊無際的空間,但是商業化卻需要進度與效率。這兩者的平衡點,就是管理的技巧。創意比什麼都需要管理,而這套創意管理方式比較特別,因為多一分則壓抑,少一分則散漫。

miniMBA中高階經理人精華版課程

不論是你職場新人或是老鳥,定期補充「管理知能」,早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。正是因為這樣的需求而展開,miniMBA中高階經理人精華版課程每一個單元皆精心規劃了理論實務的結合,精選九大管理主題快速、有效提升補充主管的「管理知能」。

五感行銷課程

文化創意脫離不了對歷史、人文的爬梳,也離不開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觸覺這五感。文化創意或許可以是藝術,但文化創意產業卻是以獲利為前提,運用舊有文化資產,獲取新報酬的方式或手段。

培訓人才是企業強壯的根本

不論是你職場新人或是老鳥,定期補充「管理知能」,早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。在工作中,學習「管理知能」不但是自我能力的精進,提昇自己職場競爭力,更能在學習與工作間相互印證,效果更是驚人。

學員互動激發更多學習能量

無論是在課程學習中,或是整套課程學習後,普拉爵提供的「ECS企業教練系統」都能以企業教練方式,協助與輔導管理主管慢慢上手,靈活運用所學知識。

設計思考課更適合管理、廣告、公關、企劃人員

在設計思考養成班中,屬於公開班類型,或是學員群體分屬不同部門。設計思考團隊培訓班的學員,適合同一家公司、企業、學校、部門或是團體,有一致性的目標或是共同方向。

如何寫一份漂亮的企畫書

企劃人員並不是靠職稱和資金說服別人,更不是仰賴年資或是參與人數的多寡,企劃人員靠的是故事和夢想。一份好的企劃,要能表達自己想做的,要展示自己執行的實力與決心。

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

〈今天創意教什麼?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必修的13堂課〉 一書前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 ∕ 薛良凱

  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,但是創意真的能夠學習嗎?原本比較沒創意的大腦,能透過某種開發管道,慢慢變得有創意嗎?一個腦筋經常打結的人,會因為閱讀這本書而改變自己嗎?

如果你說的是買這本書回家翻一翻,那麼你或許可以多增加那麼一點點創意,但要想讓自己創意功力變厲害,那你就不能只是光看書而已。

  學任何事都需要動手

  無論是到學校上課或為企業進行教育訓練,我所設計的課程不但要動口,還要經常動手。每次上課的學員都像是在打仗,為了爭取獲勝榮耀,幾乎要絞盡腦汁用上所有能力才有可能過關。曾有一位同學開心的問我,「這些創意課實在太好玩了!這些課程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?是不是有什麼原理在背後?」

  原理其實很簡單,我相信要學一件事,絕對不能只靠腦而不動手。亞里斯多德曾說過:「我們先學才會做,而我們從做中學習。」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「做事」的行為,才是真正的學習。對我來說,學習過程中發生了什麼,學員到底學會了什麼才更為重要。我重視問題解答過程,強調解決的方法而非最後結果。這種以過程為學習的模式,我稱之為「提升式體驗學習(UPEL,UP Experiential Learning)」。簡單的說,UPEL的概念就是設計讓學員從經驗中學習,或是說從「做中學」。

  體驗學習理論雖然很早就被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.杜威(John Dewey)、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.勒溫(Kurt Zadek Lewin)和法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尚.皮亞傑(Jean Piaget)等人提出。但是真正歸納、總結、並提出一套完整的架構則是美國教育理論家大衛.庫伯(David A. Kolb),也就是目前大家所熟悉的體驗學習理論(experiential learning)。這套理論已經很完備,應用在教學設計上非常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,但是關鍵在於許多高階課程的「劇本」太難寫。從二○○五年起,我的研究團隊開始將這項理論落實在研究所、在職專班、企業教育訓練上,加入更多「正面積極」的思維模式而成為「提升式體驗學習」(這是EL前加了UP的緣故)。

  我用戲劇表演學到的經驗,在課堂上替每一位學員設計表演舞台。摒棄一對多的演講模式,讓學員在課堂這個虛擬的空間中,進行課程內容模擬操作。按照實際需求,每一種課程裡面最多有高達80%的動手時間在裡面。根據課後問卷顯示,動手實做課程跟演講型態課程相比,學習成效平均提高了至少12%。

  提升式體驗學習(UPEL)效果比傳統訓練好的原因,在於它的訓練基礎並非依靠記憶,而是仰賴學習者的實際體驗。我在課程中增加「把概念運用在事件上」的實作方式,就是要幫助學習者腦裡的假設與假想具體化,我也叫這步驟是「實務演練」。按照腳本編排訓練方式,直接讓學習者下場參與模擬,當演練完之後,學習者對原先的學習概念將不會再是腦裡的想像。因為學習者實際經歷、體驗過,知道它的難易度與解決關鍵在哪裡,這就是我們提升式體驗學習(UP-EL)與其他學習方式的最大差異。

  那麼學習創意呢?原理也是大同小異的。在這本書裡面,我們設計的方式並非僅僅「用眼」看這本書,更希望讀者能「動手」在看完後按照每章後面的方法練習一下。實做才是學習創意的開始,這一點都沒辦法偷吃步。

  不過在練習創意之前,我希望讀者們將腳步放慢一點。就像蓋房子一樣,要先打好地基,等水泥乾了才能往上面繼續蓋。而還沒學過創意課的讀者,可能還不會攪拌水泥呢!所以請別一下子就翻到第四章以後去了。

  我認為要學好創意,必經之路是心態上、知識上、能力上的三階段改造。前三章的改變、轉化、自覺正是給各位打地基用,這三章有助於心態上的改造,請務必先讀這些章節。我說改造而非改變,是因為這並不是要洗各位的腦,而是從各位已知的基礎向上堆砌、升級。就好比替讀者們的大腦換顆CPU、加兩條記憶體再把硬碟容量加大一樣,你會覺得輕鬆,可是你還是你。〈改變〉是必要的,因為世界不斷在改變。我演講中常提到,每個人都想有所改變,但是卻希望不改變現況就能改變自己,可惜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。「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,活出不一樣的自己」,如果不改變,就等著被淘汰吧。〈轉化〉是一種魔力,是一種洞察事物的方法。在這一章裡有七個轉化練習,從這些練習中,能有效幫助我們用不同眼睛體驗不同人生、開啟感官。俗話說「思想決定行動,行動決定習慣,習慣決定品德,品德決定命運」,一個有〈自覺〉的人,他的行為體現出他的人格,他的人格也反映在行為之上。這章裡我們還會提到上天派來修練你的六種角色,如果你不只是想學創意,還想學創意人生,這一章絕對值得你細讀。

  第四章到第十章提供給讀者知識上、能力上的改造,如同任何事都非絕對,每一章可能知識性多,也可能偏重能力養成,但是每個主題都與刺激各位創造有關。〈混亂〉這一章講的是混亂與出錯經常產生創意,適時的將錯誤轉化為獨特見解,就是好的創意。〈溝通〉我們談到是如何將腦裡想的事有效率傳遞給對方,為了讓傳遞被接受,傳遞者要多下點功夫。在這一章裡面,感同身受以及角色投射這兩部分,讀者們別錯過了,你會發現溝通的重點,是仔細聽,而不是用心說。〈分解〉是最多人創新的方式,包括知名的上市櫃公司,都利用這巧妙的手法快速生成創意。分解能把別人的流程或功能拆解成小塊,再拿一些運用在自己身上的,只要多下功夫觀察,你會發現這一招非常好用。〈組合〉是很有趣的一章,除了分享幾個有趣的組合應用案例外,大家一定要把書中SQTIC這套思考工具學起來,當你實在擠不出想法時,這工具能幫你度過難關。

  〈意外〉是在講一個概念:每次的出錯是給自己一個跳出框架的機會,決定要不要跳出去,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想法。因此把握每次出錯,用正面積極的態度處理,你可以當作又是一次「出錯」,也可以把這次看成是「機會」。講〈品牌〉的書很多,可是我自己覺得品牌沒這麼複雜,好品牌應該是用實際行動展現,而非僅靠炫麗的外觀。在這裡,我們多花了一些篇幅解釋大腦有多麼粗心,還有印象有多麼的不可靠,作設計的朋友請別錯過。對於〈簡單〉這一章,本來我想來一個超大跨頁,然後上面印四個小字「簡單是美」,但是想一想這種「無字真經」等級 的譬喻,大家一定很難接受……要讓創意變簡單,要從簡單中發展創意,這一章正好有一個不錯的工具。我將近百種跟簡單有關的案例整理、歸納,產生出九個重要元素:時間、組織化、感動、強化功能、捨去、感染、明確的理由、差異化以及安全感。交錯、選擇性運用這九種元素與法則,可找出將複雜事物發展濃縮成簡單的方式。

  文化創意產業

  每次在文化創意產業講座上,我都會問現場觀眾「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精神是什麼?」換來的無非是技術、文化、設計、品牌、堅持等等,這些答案不是不對,而是用這樣的心情與目標作文創,最後有可能會變成藝術家或是公益事業。

  聽過我演講的人,都說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詮釋最犀利、也最真實。我認為,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要獲利,一個不獲利的生意,你自己不快樂,家庭不快樂,也不會有消費者會快樂。但是要怎麼靠文創獲利呢?在最後一章〈文化〉裡曾提到一個選擇硬幣的小男孩,我覺得文化就像是故事中的小男孩,深藏豐富的財富,而小男孩的「決定權」則是創意的表現。文化有豐富的內涵,而創意正是開發它的工具。文化也是一把兩面刃,好好運用它,你就等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。但是一旦用上了,同時會肩負文化所帶來的壓力。站在文化之前,你無法嘴上說一套實際做另一套,文化講求的誠信基準比什麼都高。一旦做出「背信」的事,消費者的懲罰會快得讓你措手不及。很多人會擔心文化會太死板、落伍,其實文化是不斷演進與變化的,會落伍的通常只有營運者的思維而已。

  我在〈行動〉這一章裡,舉了幾位創新匪類的案例。創新本來就是打破規則,打破規則在外人眼中是有點離經叛道,創意者要學會忍受這些眼光。但問題並不是大家害怕承受眼光,而是多數人根本不願意去打破規則!我們可以試著讓自己慢慢培養出行動力,只要從今天起,不要總是把自己與其他人相比,先超越自己就是大贏家。一天走一步,最後總是會有所改變的。

  任何好的行銷都免不了要用上〈故事〉,一則好的故事具備切題、簡單、易懂和共鳴四個指標,如果你想要改編或是創造一個故事,這幾個指標是很好參考的依據。但是真正好的行銷,並非創造故事,而是找到故事後「小題大作」。在這一章中,列舉了五種練習故事的方式:找朋友練習、用親身案例、挑好故事、用對時機以及錄音矯正。如果你正在為公司企業、產品、服務找一個好故事,我建議優先挑選親身體驗過的案例去發想故事。如果你想學說故事行銷,多多練習是很有必要的,先拿朋友開刀來磨練自己的說話技巧吧。

  最後,希望你能喜歡這堂課。上課時間到啦!

【創意課程系列】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脈!自我潛能開發與五感體驗課程

課程種類
探索類、成長類、激勵類

適合對象:
一般上班族、學生、業務、創作者、腦力工作者、管理者、創意需求者、長期空轉者、一個想要追求更好的團隊、一群想辦法翻轉腦袋的人

課程說明
科學家發現多數人大腦被開發、利用的部分不到20%,各種感官使用率更低。腦活動與感官的開發,是靈活運用自己的第一步,對自己終身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我們能夠靠學習與引導,然後慢慢鍛鍊自己,逐步開發自己大腦與感官(眼耳鼻口舌身)的使用方式。

另一方面,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也大幅衰退。每個人還是小孩的時候,能寫得出長大後我最想要做的事、能夠胡亂說出天馬行空的想法,為什麼長大了卻說不出來?那是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打壓?礙於現實的壓力?還是熱情的衰減?我為什麼變成想個點子都很難?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,變成了這個樣子? 練功都有罩門,這些框架就像是功夫沒練好的部分,也我們每次破功、需要不斷鍛鍊精進的地方。

現在,我們願意了解自己的弱點,願意接受這個弱點,甚至把弱點改善。更高段的是,如何善用弱點,變成自己的強項,終於能練就金鐘罩鐵布衫。


課程目標:
在本課程中,你將會學習到:

  • 學習五感體驗: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
  • 學會變與轉化:認識自己與學習與人相處
  • 學會體驗:停止負面思維!讓自己啟動自我學習機制
  • 學會放下、扛上:知道一個人責任、愛與合作的重要
  • 學習診斷自我學習性向。
  • 延伸與活用體驗。
本課程運用大腦科學以及心理學,重新發堀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,提升自我思考力與覺察力,增加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反思與創意能力

授課老師:
薛良凱

授課時間
A. 課程模式  (建議時數六小時 分2-3次 )
B. 講座模式 2.5hrs (僅提供講座模式)  
C. 客製化設計

最後更新 (有效期間)
現在 - 2013.06.30

對課程有興趣
如果您是從其他機構見到本課程,請聯絡該機構的開課專員。
或是相關諮詢請按這裡,會有專人為您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