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說一口好故事

在我們的創意課裡,編故事、找到故事切入點、說故事都是訓練的方式,這包含著四個階段的練習。關於編故事、找到故事切入點,只要掌握幾個重要元素,這些難度應該都不高。

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課程

創意雖需要無邊無際的空間,但是商業化卻需要進度與效率。這兩者的平衡點,就是管理的技巧。創意比什麼都需要管理,而這套創意管理方式比較特別,因為多一分則壓抑,少一分則散漫。

miniMBA中高階經理人精華版課程

不論是你職場新人或是老鳥,定期補充「管理知能」,早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。正是因為這樣的需求而展開,miniMBA中高階經理人精華版課程每一個單元皆精心規劃了理論實務的結合,精選九大管理主題快速、有效提升補充主管的「管理知能」。

五感行銷課程

文化創意脫離不了對歷史、人文的爬梳,也離不開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觸覺這五感。文化創意或許可以是藝術,但文化創意產業卻是以獲利為前提,運用舊有文化資產,獲取新報酬的方式或手段。

培訓人才是企業強壯的根本

不論是你職場新人或是老鳥,定期補充「管理知能」,早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。在工作中,學習「管理知能」不但是自我能力的精進,提昇自己職場競爭力,更能在學習與工作間相互印證,效果更是驚人。

學員互動激發更多學習能量

無論是在課程學習中,或是整套課程學習後,普拉爵提供的「ECS企業教練系統」都能以企業教練方式,協助與輔導管理主管慢慢上手,靈活運用所學知識。

設計思考課更適合管理、廣告、公關、企劃人員

在設計思考養成班中,屬於公開班類型,或是學員群體分屬不同部門。設計思考團隊培訓班的學員,適合同一家公司、企業、學校、部門或是團體,有一致性的目標或是共同方向。

如何寫一份漂亮的企畫書

企劃人員並不是靠職稱和資金說服別人,更不是仰賴年資或是參與人數的多寡,企劃人員靠的是故事和夢想。一份好的企劃,要能表達自己想做的,要展示自己執行的實力與決心。

我們提供您不同的解決方案

我們研究人類的行為,研究人類在識別、消費、認知、學習、反映上的表現行為。這些研究,被我們當成一件珍貴的資產,這些研究成果被我們不斷應用、發展、擴大,而且成果相當豐碩。

你一定很難想像,所有行為的背後,都有科學為基礎。而這些科學基礎下,能夠發展成有系統、有條理、有秩序、有規則的做法。也因此,我們能發展出許多工具,幫助各種領域的人,解決他們每天遇到的大小的問題。

我們把自己定位為:幫人解決問題的人

我們的特色是:設身處地為我們的合作夥伴著想,尋找與設計出最佳的解決策略

你可以思考一下,你與你的團隊遇到過這些問題嗎?

有好的技術,卻不懂如何包裝、行銷?
有好的產品,卻不知道如何打進通路?
有好的通路,卻找不到好的商品?
有好的想法,卻不知道怎麼實現?
想要開連鎖、開專賣店,卻不懂怎樣招商、展店?
有好的工作團隊,卻沒有行銷、市場分析人才?
產品有很好的賣相,卻不知道消費者為何不買?

你發現,你跟市場、消費者總是缺一段?

我們提供你與你的團隊,
解決這些問題!

我們,希望成為跨越那一段缺口的橋梁。
幫你接上市場、消費者與行銷通路,
幫你連通亮與不亮的兩端,
省下不斷摸索的時間



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,
請立即與我們業務部門聯絡:
admin@projectworksgroup.com

關於我們的團隊

行銷規劃

http://epublish.blogspot.com/search/label/MKT%20%E8%A1%8C%E9%8A%B7

企業人才培育與培養共識

企業的根本是人,好的人才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認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,將包含了企業發展規劃、企業營運模型、職能規畫、教育訓練、自我成長、活動、課程、分享在裡面。

不過要先跟大家分享與說明,我們的培訓方法,都是我們參與企業的經驗,大部分都是透過實證的結果而來,或許與一般職業講師或學校講師教學方法不太一樣,我們更偏重務實與可運作面。

我們所倡議的課程都有一個核心,那就是提升式體驗學習(UP-EL)。這是一種從經驗中學習的過程,簡單的說,就是從「做中學」。亞理斯多德曾說過:「我們要先學才會做,而我們從做中學。」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做事其實正是學習的過程。我們也相信模仿就是學習的開始,動手做才有真正的學習效果。

體驗學習理論雖然很早就被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 杜威(John Dewey,1859-1952)、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 勒溫(Kurt Zadek Lewin,1890-1947)和法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尚 皮亞傑(Jean Piaget,1896-1980)等人提出,但是真正歸納、總結、並提出一套完整的架構則是美國教育理論家大衛 庫伯(David A. Kolb,1939-),也就是目前大家所熟悉的體驗學習理論(experiential learning)。

2005年起,我們研究團隊開始將這項理論落實在企業教育訓練上,並加入我們「正面積極」的思惟模式(UP model)而成為「提升式體驗學習(UP-EL)」。我們將每次課程融入超過40%的實做課程引導學習者,讓學習者能快速掌握要訣,進而從中學習。根據課後問卷顯示,學習成效從平均 7.8 提升到 8.5 以上,關於心靈成長類課程,更達到超過9以上。

我們能幫你什麼?
  • 幫你診斷企業現況,包括舉辦企業共識營、決策營、年度企業會報、企業創造力集中營,由專業主持人幫你拉起熱情氣氛、帶動團隊討論、增進團隊向心力。 
  • 幫你透過深入訪談與了解,擬定企業最需要補強的技能或知識,並透過專業訓練方式,快速有效的提升同仁們的本職學能。 
  • 幫你訓練自己、訓練主管、訓練個人或群體、訓練團隊、Y世代溝通與管理。我們有一對一班、一對二班、多對多班等各種課程模式。 
  • 替你的企業推動企業DNA改造計畫,加速企業體質汰換升級。
  • 替你的 HR 人力資源部門規劃與建立企業的永續訓練模式。例如人員技能提升、心靈成長、讀書會、互動班等等長期課程。 
  • 幫你培訓內部講師,建立完整且有效的內訓機制。
普拉爵的課程:
★企業共識營

團隊需要設計,團隊需要有效率的運作。不管你是正準備建立一個團隊,或是正打算接下某個任務,帶領一個既有團隊。你應該先準備的,決不是慶祝自己高升,而是應該盡快把團隊的組成要件仔細弄清楚。

 團隊在幹些什麼事? 團隊是由人所組成,團隊運作其實有一定的方式,想要把團隊效能發揮到最高,更是有其特殊訣竅。

一個好的團隊領導人,會率先把這些事搞清楚:
  • 確認團隊的終極目標。 確認團隊的短期、中期目標。 
  • 確認團隊投入與進行的方式。 
  • 盤點各種資源的投入狀況:錢、人、器具、土地、合約、執照、時間。 
  • 對本專案進行的方式達成共識。 發展出一套完成單獨任務的流程。 
  • 互相分享與學習。 訓練夥伴,以補足內部不足。 
  • 定期檢查結果,並針對結果作立即診斷、檢討。 
  • 招募或是補足目前的專案障礙。 
  • 與夥伴以及其他部門的人溝通。 
  • 確實了解各種備案、可行性、SWOT分析。 
  • 什麼樣叫做完成使命、達成目標。 
什麼最重要? 最重要的當然是弄清楚團隊的使命與目標。把話說白,就是到底要完成什麼任務,以及什麼時候要完成。團隊當初成立一定有其原因,有時隨著時間,目標會變化,任務會走樣,慢慢大家都搞不清楚為什麼參加這個專案。

身為團隊領導人,就是要不斷掌握使命與目標與目前進度是否一致,就算有些改變與微調,也要馬上讓所有人知道。包括老板、團隊成員、合作部門,甚至於有些專案的變化要讓全公司都知道。

★企業創造力集中營 與 企業DNA改造計畫 課程

這些課程提供客製化服務,請與我們聯繫。

★Y世代溝通與管理

企業與人才世代交替是正常現象,而一個優秀企業的存續與發展,會非常重視企業下一個世代人才的培育。目前企業的主力,已經慢慢轉移到1978年後出生的Y世代。

什麼是Y世代?草莓、啃老、小確幸,這些不同稱號的背後,代表是全面的了解,還是片面的誤解?既然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致勝關鍵,那麼企業將如何與 Y世代相處?企業又該如何彌平企業內部新舊同事間會產生認知障礙?這一堂課,將深入探討與分析企業未來人才管理的主要挑戰,包括如何選擇新世代夥伴、跨世代溝通、管理。

關於企業或團體包班,請按這裏

如果你對課程有興趣,不管是個人或是企業代表,可以按這裏與我們聯繫。

文化創意

小王子一書的作者 Antoine de Saint-Exupery 曾經說過,「成人永遠都無法了解一些事,這對小孩而言是非常辛苦的,因為他們要不斷地向成人解釋每一件事。」

這句話對許多人來說是挺奇怪的,成人來自於小孩,成人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小孩的事呢?這不是太詭異了嗎?

這一點都不詭異。一個生產玩具的老闆,同樣也曾是消費者(至少他曾是小孩吧),但是常摸不清現在的消費者(小孩)需求。賣日式煎餅的頭家,當然也會吃飯,不過他能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口味嗎?就連大型公司都不斷在摸索,消費者到底想買什麼?

我們要談的,是心態與認知這兩件事。

服務的心態

在十八世紀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(Adam Smith)的年代,或許你生產什麼,大家就會買什麼。當我們生產有剩餘,可以累積轉化成為貨幣,或是做加工、再造,變成其他商品。當供應低於需要,賣什麼都很方便。物以稀為貴,連麵包、清水都不易取得時,有資源者便成為贏家。

今日科技發達,資源與技術取得非常容易,除了少數我們一般製作工程較為繁雜、毒性或是設備太貴的「高科技」外,外包也都能解決我們的需求。

因此,想要把商品銷售出去,獨家、優勢、奇特、設計商品本身的競爭力正在下滑,因為有時候這樣的產品難逃惡質山寨模仿的命運。品牌是一種解決方式,不過品牌是奠基在「忠誠度」上,三、五年經營都算是短的了,耐心與堅持考驗著經營者的能力。

不斷靠設計維持競爭力成本頗高,許多經營者轉而注意到了軟性能力模仿很難,比方說各種服務,這個成本相對低多了。我曾為幾家公司規劃過「服務」動線,協助店家調整接待方式、處理原則,用這方法慢慢抓住消費者的心。

我發現,軟性服務的設計,連SOP都要添加許多軟性元素。一位動作標準、迅速,但是卻張著晚娘面孔的服務生,怎麼可能贏到消費者的稱讚?所以我會在軟性設計中增加兩個元素:一是要服務中訓練員工改變心態,一是要訓練改變態度。

就像核能反應一樣,這兩種設計是有半衰期的。剛受訓效果最好,但是約一季後會衰退一半,然後是再一半,一年內多數人會恢復到「幾乎是原狀」。這跟訓練方式沒什麼關係,反而是跟人類的天性有關,人會慢慢遺忘初衷。因此復訓、再訓就變成公司的重要工作,要維持競爭力,就要不斷把這一塊軟實力補起來。尤其是每季公司要針對這些項目再補強,連續一年後,把這些內化成「企業文化」,那麼效果就不會這麼容易衰減了。

對世界趨勢的認知

文創者的第二個誤解,是錯把世界趨勢看做是永遠不變。這是一個變動的世界,每分每秒都不可能一樣,歲月也不可能重覆,因此我們會不斷活在很新、很多元、很複雜的世界。我們之前熱銷的,現在未必可以賣。現在熱銷的,將來也未必可以賣。至於手頭的黃金銷售方程式,未來也可能會變化、失效。

這很正常。流行、社會、想法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。因此,不要把自己固定一個思維框框裡面,不然你遲早要後悔的。

所以,我們可以試著回答「為什麼成人永遠都無法了解一些事」。因為他們「自以為了解」,其實他們了解的是他們「那時候」的想法、是在那時候的「時空背景」下的經驗。因為時間不會回溯、歲月不會倒退,那一刻再也無法重現,所以拿以前的經驗來跟現在比,只不過換來「你不懂啦!」

因為工作的關係,認識許多年紀輕的朋友。他們學會如何應付家長,知道家長要什麼標準答案,所以盡量都能敷衍。然後暗地裡,照樣聽自己想聽的音樂、看自己愛看的書、交男女朋友、偷偷去看電影。哈!我們自己不也這樣過來的?之後的每一代,也都會不斷的演下去吧。

想要更了解世界趨勢,就跟世界一起變吧!別抗拒潮流、刻意阻擋它們。它們不是怪獸,反而是自己致勝的關鍵資訊。保持一顆孩童的心,平常心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,相信你會慢慢抓到那個感覺的。加油!

創意的最大障礙是什麼?

跟老李已經不是第一次開會了,每次我受邀到他公司一起開會時,他的一級主管們都會到齊。他要我幫他診斷公司,挽救日益下滑的業績。

這些主管們態度謙和又很有禮貌,我從他們的發言與簡報觀察,這些可全都是身經百戰的商場老手。只不過有一點我很不習慣,就是會議從頭到尾都很安靜,尤其是老李講話時,大家在座位上挺胸坐直的樣子讓我覺得很有距離感。

他跟朋友說,他是最能「容許變革」的人,就連會議上都免不了講了四、五遍「有話就講,這是個開放的公司」、「要改就快,我們不能等」、「有什麼好建議,你們儘管提上來」。

我在潛伏了三個月後,向老李報告了我的想法。其實,這家公司最大的障礙並不是員工不好,不是方法不對,而是老李的管理跟不上時代變化。

事實上,老李的成名作在業界大家都非常驚艷,那次作品也非常成功。但是隨著時代變化,那一招已經無法在今日世界能有作為,重覆再使出那一招,變成這一家公司唯一的武器。這就好比當初大砲發明確實很轟動,但當時代不斷演進,出現導彈、洲際飛彈後,這發明人卻還沉湎在大砲的光輝下,硬是認為大砲可以打贏戰爭一樣。

我用了一些方法,好不容易改變了老李。雖然沒有辦法100%讓他變化,不過現在這個制度確實已經展開、發酵。現在的會議,開始有人會推翻老李的說法,提出更有建設性的建議。而老李也落得輕鬆,因為同事們想的都比他還多、還廣、還深。

各位部門主管、公司老闆們!想要創造一言堂、枯燥無味、大家都是應答蟲的辦公室環境嗎?這裡有幾個建議可以幫你:

(這是反話,各位應該看得懂吧?)

一、經常說對同事說「你錯了」
二、經常打斷別人的發言
三、經常不聽完對方的話,或是對方講到一半就打斷
四、經常不給別人發言機會或是輕視別人的見解
五、對於同事,經常辯到贏為止
六、除了開會,沒有其他時間會與同事們溝通
七、不給同事提出見解的場合與機會

人真的很怪,只要有一、兩次的負面印象,信心將會全失!當一個老闆說「好、好,擬個報告來看看」,然而有人擬了,報告卻完全不被重視丟在一旁。那麼就別期待他還會有下一次。

同樣的道理,想要廣開言論、集思廣益,你要學會聽,而不是只會講。

我們能幫你什麼?
  • 幫你建立團隊、訓練團隊
  • 幫你認識文創,並規劃產業升級方式
  • 幫你釐清公司發展方向與策略
  • 幫你看準商業發展契機,減低犯錯的機會
  • 幫你媒合優秀設計人一起開拓市場

品牌顧問

什麼是企業DNA?

「企業DNA(Corporate DNA)」一詞最早由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爾.迪奇(Noel M. Tichy) 所提出。如果把企業作為一種活的非自然生物體來看待時,企業DNA就是企業的基因密碼,它具備自己的遺傳基因(DNA),表現出跟許多生物一樣的特性與缺點。

如果說一個生物的基因決定了他自己的身體結構、組織和發展潛能,那麼企業DNA無疑也決定了企業的結構、形態、運作以及發展方式。如同人的一生一樣,企業DNA將控制著不同時間階段、不同狀況下變異與轉化等各種特徵,也決定了企業規模、發展類型以及企業經營是否健全等環節的變化。

企業DNA概念的提出,其價值在於把一個企業的發展看作如同是一個生命體的成長。企業並非無目的的運作,而是靠著一股看不見的力量—也就是企業DNA—在牽引,儘管多數人並不太了解DNA的奧妙,如同我們也不知道自己身體會經歷青春期、再生、癌症、老化等等狀態一樣。

那什麼是企業的DNA?它包含企業制度與企業文化兩個面向,展開之後,包括企業的資源、企業的核心價值、決策智慧等等三種層次,以及表現出來的企業生命、企業精神、企業原理、企業使命、企業流程、企業績效、企業標竿、企業模式、企業體系、企業人才、企業文化等十二對染色體(這隨著研究不斷增減中,隨著時代需求,「染色體」當然會不一樣。如同恐龍會滅絕,人類會出現的道理一樣)。

對很多經營者來說,這些「默識」就像喝水、吃飯一樣平常,但是遇到市場競爭、接班梯隊、資源規則改變等各種環境變化時,就會出現亂了陣腳。但無論如何,研究自己企業的DNA、了解自己企業的DNA,就如同我們定期健康檢查,並對自己身體進行保養、修復一樣重要!

補充:真實生物的DNA是由什麼組成?
DNA是「脫氧核糖核酸」的縮寫(Deoxyribonucleic acid,縮寫為DNA)又稱去氧核糖核酸,是一種大型化學分子,可組成遺傳指令,以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。在生物體內,主要功能是長期性的資訊儲存,可比喻為「藍圖」或「食譜」。其中包含的指令,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,如蛋白質與RNA所需。
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,基因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,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。基因能控制像是高矮、膚色、外觀等等遺傳表現。
DNA與基因都是由「鹼基」不斷連結所組成的條狀物構成,「鹼基」就像積木一樣,是組成DNA的基本單元,每段DNA包含超過億為單位的基因。在DNA的鹼基只有四種,分別是腺嘌呤(縮寫A)、胞嘧啶(C)、鳥嘌呤(G)與胸腺嘧啶(T),不過因為一段基因包含數個到數百、數千或更多的鹼基所組成,所以可以說組成千變萬化。

品牌很重要嗎?

外人當然看不到我們企業的 DNA ,但是外人看得到我們的「品牌」。

每一家公司都需要品牌,只不過品牌的對象、使用時機、運用方式都不太一樣。一般人來說,一家 OEM、ODM 公司幾乎都是委託製造,應該不太需要品牌。一個路邊攤,根本沒招牌,也不需要品牌經營。其實這都是大錯特錯的想法

簡單的說,品牌就是公司的名字,經常保持信譽、誠信、品質的公司,他的名字會顯得特別有價值。品牌也可能是產品的名字,消費者使用過後如果覺得棒,就會喜歡上這個產品,品牌就是給消費者辨識來持續進行消費的依據。

一位保險業務員、一家 OEM 的公司、一個路邊攤販,他的經營好與壞,或是經營過程間給人的印象,會間接投射到個人或公司名字上。這時候,個人或公司的名字也就等同一個品牌。好好經營公司,就等同於在經營自己的品牌。

所以,就算沒有實體產品,或是產品是一種服務的公司,他的品牌經營還是非常要。品牌,沒這麼難理解,很多人認為品牌也可以看做是企業的履歷、企業的文化、企業的核心能力。品牌也是一種行銷方式,是一種包裝,是一種形象,更是大家認識你的方式。

為什麼我的品牌做不起來?

公司研發誕生的產品,如果在販售時,沒有思考品牌問題,經常讓好東西賣不出去。這東西很好用,怎麼一推入消費市場,就幾乎乏人問津呢?

品牌不就是個名字,會有什麼問題?問題可多了。最大的問題是,同質性商品過多,你的產品一點特色都沒有。如果你是消費者,你會買嗎?通路不對、對象不明,行銷策略又怎麼會通?


  • 要弄清楚競爭對手的狀況:先把市場摸熟,包括其他人的品質與價格,才好開始準備打仗。
  • 要清點自己的資源:自己有多少的空間,成本、毛利、現金要怎麼安排才能過第一關?
  • 要弄清楚服務對象:自己的定位是什麼?要賣給誰?誰會來買?她們出沒在哪裡?口袋有多深?通路是什麼?要怎麼接觸到這些消費者?
  • 要制訂短中長期作戰計畫:也就是要擬出一套作戰的藍圖。
  • 如何推廣:尤其是新產品,消費者大多數前所未見,要怎麼讓消費者快速認識我們?
  • 如何評估成效:一切工作都完成後,賣到什麼成績算是成功?哪些指標可以幫我們矯正之後的發展方向呢?



我們能幫你什麼?
  • 幫你快速認識市場、競爭者、消費者
  • 幫你建立一套品牌DNA
  • 幫你擬定完整的行銷策略
  • 幫你規劃銷售方式與建立適合銷售的通路管道
  • 幫你設計推廣的方式
  • 幫你訓練團隊或建立團隊